期刊导读

新农村建设的新生力量以淮海工学院挂县强农富

来源:江苏海洋大学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17

“三农”问题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邓小平曾指出,农业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学。在2006年免除农村税费以后,通过科技推动农业发展,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正是江苏省2009年推行的科技强农富民新举措,工程强调农教结合,淮海工学院因其具有鲜明的海洋学科特色而被选入首批参与新农村建设的江苏高校。

一、“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意义

1.“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有利于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发展现代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就是要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应用,把高校的科研论文、实验室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为农民解决实际难题,实现传统农业向依赖高科技发展的现代农业转变。以前农民有难题苦于知识少、无技术,没法解决,现在可以把攻坚性难题交给高校的专家,通过教授、博士的课题组把农民切身利益问题实现好。

2.“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有利于培育新型农民。农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高校可以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平台,选拔一批有志青年进校学习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在农村掀起学科技、用科技的热潮,实现农村的巨大人口压力向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

3.“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是有效应对当前宏观经济形势变化、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必然要求。由于国际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影响不断显现,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下行、农民工回流,实现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在强化政策落实、加大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加快高校农业科技成果创新和成果转化,进一步释放农业科技的巨大效能,挖掘农业发展的广阔潜力,能为整个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淮海工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概况

淮海工学院由于海洋学科特色突出,成为首批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江苏高校,淮海工学院利用区域优势,与赣榆县人民政府签署了“挂县强农富民”服务协议书。与淮海工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对接的8个乡镇分别是青口、墩尚、宋庄、罗阳、欢墩、柘汪、石桥、海头。截至目前,淮海工学院已经成功地攻克了墩尚镇的泥鳅种苗技术、柘汪镇的“贝类养殖的病虫害预防”;解决了海头镇的 “梭子蟹生长阶段容易出现的停止生长、长毛问题”、“如何延长鱿鱼丝抗氧化时间问题”;调研了宋庄镇的“海水养殖微孔曝气式增氧机的增氧效果”;为欢墩镇的黑莓新产品设计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获得重大突破。在紫菜功能产业化等技术方面,淮海工学院支农人员获多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淮海工学院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取得了一系列明显成效。从淮海工学院的经验和做法来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全校动员,组建高水平服务团队。学校党委从锻炼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的角度出发,面向全校招聘8名校领导所对接乡镇的联络员,一大批教授、博士、机关和基层管理人员踊跃报名。根据学校和赣榆县签订的“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协议的需要,凡是报名的博士,学校将分别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选派到校领导对接乡镇的农村进行驻点指导,担任“博士村长”。同时加强农村实用人才和科技带头人的培养,计划培养所对接村镇农业技术人员100名,实现每村拥有自己的一名农技员,并达到大专水平。

2.保障有力,全面制定配套措施。学校在2009年财务预算中,专门划拨20万元经费作为推进“挂县强农富民工程”的专项费用。学校科技产业处、江苏省海洋资源开发研究院、省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也加大对产学研工作的资助力度,并制定配套措施,对教授、博士等专业技术人员的农业科技创新、海洋资源开发和推广服务予以立项支持。科研资金优先立项支持产学研结合的科技推广项目,2009年预计投入科研资金达100万元。

3.搭建平台,实现网络智能对接。学校建立了“淮海工学院‘挂县强农富民’专题网站”,把“挂县强农富民”工作组收集到的赣榆县对接乡镇农民需求信息、企业技术难题等同时在网站上面公布,引导全校科研工作者的科研方向,提高了“挂县强农富民”工作的实效性。同时,在对赣榆县乡镇农村的多次考察调研中发现,当前制约赣榆“富民”的一个瓶颈是农民获取信息的渠道少,信息闭塞,导致许多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通。为此,淮海工学院“挂县强农富民”工作组创新工作模式,积极为农民农产品的销售提供现代网络信息支持,利用各种农产品营销网为农民搭建网络营销平台。
上一篇:推动创业创新服务一带一路连云港市创业工作纪
下一篇:没有了